帝国时代2怎么种田
高效的种田策略是经济稳定的核心。游戏初期必须优先建造农田,通常围绕磨坊或城镇中心布局8块农田,既能提升农民往返效率,又便于集中管理。农田数量需根据资源平衡调整,过度扩张会导致木材短缺,影响其他关键建筑的发展。研究手推车和重犁科技能显著提升食物采集效率,前者增加农民携带量,后者延长农田使用寿命并提高单次采集量。
农田复耕机制是持续食物供应的关键。当一块农田耗尽后,农民会自动在原地重新种植,前提是磨坊或城镇中心已预设复耕指令且木材充足。复耕速度受科技影响,轮式犁能缩短农田生长周期,而马车升级可加快农民运输效率。建议在封建时代后逐步推进这些科技,避免过早消耗木材影响军事发展。农田布局应避免拥挤,保留农民移动空间以减少路径干扰。
虚空种田是一种高阶技巧,指提前放置农田但不立即耕作,预留空间以便快速切换经济结构。通常在封建时代实施,将农民优先分配至伐木或采矿,待食物需求激增时再激活农田。此策略要求精确规划农田与资源点的距离,通常紧贴城镇中心以缩短农民往返时间。需注意,虚空种田需配合基础食物生产,例如保留少量农民采集浆果或狩猎,防止经济断层。
在帝王时代,农田区域应靠近城堡或箭塔保护,避免被敌方骑兵骚扰。利用建筑物或自然障碍物形成屏障,例如用伐木场或采矿场阻挡敌方冲锋路线。若资源允许,可研究农田技术使特定农田永不枯竭,但需权衡高成本与长期收益。种田效率最终取决于多线操作能力,需实时监控农民分配与科技研发进度,确保经济与军事的同步扩张。
种田并非孤立操作,需与伐木、黄金采集协同。木材是农田的基础资源,需维持至少10名农民持续砍伐。黄金则用于关键科技和军事单位,通常分配4-6名矿工。通过市场调节资源比例可缓解短期缺口,但长期依赖交易会削弱经济潜力。最终目标是建立闭环生产体系,使食物、木材、黄金的消耗与补充达到动态平衡,支撑不同战术需求。